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陜煤集團行動早、準備足,多措并舉保生產、穩產量;多頭發力,加強煤電保障供應;發揮規模優勢,加快防疫消殺物資生產;防疫扶貧齊發力,踐行企業擔當…… 陜煤集團各單位防疫不松勁,生產不停歇,各產業板塊加強產運需銜接,強化內部協作,提升資源配置能力,堅決實現疫情防控與生產經營“雙目標”“雙勝利”。 雪中送炭 陜煤入鄂保供 2月19日下午四點班,經過嚴格的體溫檢測、身份信息核驗,陜煤榆北煤業小保當公司綜采一隊技術員鐘向鋒到達井下作業地點。 為了確保礦井安全平穩生產,鐘向鋒堅守崗位,已經50多天沒回家了。他明白,自己的工作對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礦井生產的煤炭將通過靖神鐵路、浩吉鐵路到達湖北各大電廠,有力保障疫情重災區能源供應。 陜煤集團下屬的陜西鐵路物流集團靖神鐵路是國家戰略運輸通道浩吉鐵路最大的集運系統。 “疫情使公路運輸受限,鐵路壓力增大,我們都主動堅守在崗位上。”靖神鐵路內燃機車司機鄭宇翔說,1月12日休假結束后,他和工友們主動請纓留崗保運輸,完成了小保當站、郭家灘站萬噸試裝車和靖邊北口萬噸空到列車試驗。2月15日,靖邊北口發運煤炭7.11萬噸,刷新靖神鐵路單日發運煤炭紀錄。 “從春節前到現在,我們24小時待機,對接生產端、運輸端、客戶端。隨時處理裝車設備存在的問題,實現多裝快運。”負責榆北煤業小保當礦和曹家灘礦生產調運的陜煤運銷集團榆中銷售公司計劃調運部經理李劉強說。 連日來,復產保供成為陜煤集團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2月20日,該集團煤炭、化工、鋼鐵、電力主業板塊復工復產率分別為100%、88%、100%、100%。 春節期間,陜煤集團所屬煤化工、鋼鐵、電力、水泥企業沒有停產放假,正常生產。大多數煤炭企業按照慣例在春節期間進行了檢修,并在春節前保持了比較高的庫存。春節之后,檢修煤礦陸續恢復生產。陜煤集團通過提前摸底,從嚴篩選返礦復工人員,專車接送返礦員工,對外地返崗人員落實隔離措施,分批次復工,煤礦板塊36座礦井已全部實現復工復產。 依托近年來持續投資建設的智慧礦山、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等信息技術建設成果,陜煤集團下屬礦井優化生產組織,減少人員聚集,提高生產效率,煤炭日產量已達45萬噸以上,有力地保障了煤炭供應。今年,截至2月20日,陜煤集團今年共向湖北區域市場發運煤炭115.63萬噸,同比增銷81.38%。 快速組織 推進緊缺物資生產 1月30日,接到上級部門要求增大次氯酸鈉(消毒液原料)的生產量任務后,陜煤集團下屬北元化工公司氯堿分廠立即組織生產人員制定生產方案和保障措施。 “每班擁有80人的次氯酸鈉生產線,加上新增的充裝產品線9人,配合4條生產線,1000多臺設備,不僅僅是擴展次氯酸鈉產能,改變部分生產方式帶來的生產困難,擴能后環保設施的可靠運行、現場和DCS操作人員的操作穩定,現場產品裝卸隊人員的健康保障加上因疫情員工短缺和調配問題。”35歲的氯堿分廠副廠長張波坦言,在這種形勢下要確保分廠340名生產人員和整個生產線安全高效運行,每個車間承受著壓力和挑戰。 2月8日19點,張波剛拿起飯盒準備去餐廳打飯,忽然接到公司電話,要求連夜給湖北武漢準備好30噸次氯酸鈉。在了解到目前存量不足10噸的情況下,他立即指揮現場生產班長,開大氯氣閥門,聯系質檢分析樣品,通知充裝人員到現場準備灌裝次氯酸鈉,要求安全人員對現場生產情況進行監控。3個小時緊張急促的“戰斗”,終于順利地灌裝完畢。截至2月17日,北元化工公司向社會捐贈次氯酸鈉消毒液折合共計82279噸。 在蒲城清潔能源化工公司聚丙烯裝置現場,趙艷熟練地對裝置的軸流泵、擠壓機等大型設備進行“體檢”。 目前,她負責的聚丙烯裝置已切轉至防疫物資原材料的生產。 聚丙烯相關牌號產品可廣泛應用于無紡布、醫用手術品、民用衛生品等領域,是目前緊缺防疫物資的基礎原材料。 “1噸聚丙烯無紡布原材料可生產約25萬個一次性口罩。原材料質量的調整及把控尤為重要。” 在牌號切轉期間,她必須頻繁往返現場,監護設備的運行是否正常、進料閥門的開度是否合適、何時配置催化劑備用、擠壓造粒工段添加劑的下料是否正常等,全面掌握生產情況并盡可能縮短轉產時間,減少過渡料的產生,產出更多的優等成品料。 “截至目前,我們已發出400余噸無紡布基礎料HP552R,新增無紡布改性基礎料HP500N訂單10000余噸,用于口罩、防護服所用無紡布的加工制作。”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田玉民說。 同時,陜煤集團所屬相關單位也在積極馳援各類防疫物資,恒神股份公司迅速成立生產突擊隊,生產EM716產品配套客戶醫療床板制造,馳援武漢防疫第一線;華新水泥環保工廠燃煤告急,陜煤運銷集團襄陽港務公司火速發運10000噸煤炭緊急馳援;湖南湘佳牧業公司200萬只小雞苗孵化育苗面臨燃“煤”之急,長安石門發電有限公司火速籌備足額燃煤發運…… 爭分奪秒 馳援西安“小湯山”建設 2月3日,被稱為西安“小湯山”醫院的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項目在高陵區全面開工,500畝的施工現場一片爭分奪秒的景象,而陜煤集團“禹龍”鋼材和生態水泥產品等建材也在與時間賽跑運往現場。 2月1日19時,接到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項目首批“禹龍”鋼材需求通知后,陜鋼集團立即從韓城,西安兩地調配資源,于當晚22時完成裝車,2月2日凌晨5時首批鋼材在項目地完成卸車。2月5日,所需640噸鋼材全部到位,“陜煤速度”得到了再一次印證。 陜煤集團下屬的生態水泥公司,2月1日了解到項目建設信息后,快速對接建設單位、組建專業技術團隊了解項目建設進度和水泥供應需求,第一時間與富平公司溝通產品發運,與中國中材集團溝通合作安全運輸細節,全方位部署人員、生產、調運、化驗、車輛等各環節,快速打通捐贈通道,確保高質量、快速供應。 截至2月14日,生態水泥公司向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項目捐贈水泥2754.35噸,計112.92835萬元,是省內水泥行業捐贈量價最多的企業。 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超暉表示:“后期項目建設需要多少,生態水泥就捐贈多少。” 疫情期間,陜煤集團發揮金融“活水”優勢,加大對防疫物資生產和服務等金融支持,確保疫情期間生產企業,特別是防疫物資相關企業的運轉和生產資金需要。 2月17日,由開源證券擔任牽頭主承銷商的陜煤集團2020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疫情防控債)成功發行,成為西北首單疫情防控公司債券,募集資金優先用于支持疫情防護防控相關業務。 與此同時,開源租賃公司向防疫保障相關行業企業開設綠色通道,提供特別支持。截至目前,已與省內27家防疫保障企業建立業務聯系,并持續擴大對接企業范圍和數量,積極梳理相關需求。 “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兩不誤 庫存告急、僅醫療口罩日需3000個、當地無生產防疫物資的工廠、疫情導致物流困難……疫情發生后,位于陜南秦巴山區、毗鄰湖北的漢陰縣各類防護物資消耗和需求很大,特別是一線醫護人員、民警、鎮村干部急需的口罩等防護物資告急。 陜煤集團接到包聯幫扶的漢陰縣請求援助疫情防控物資的函后高度重視,集團助力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協調,陜北礦業公司、物資集團具體負責,積極尋找渠道,僅在72小時內緊急采購20000只醫用口罩、10000雙鞋套和1000公斤酒精,第一時間送達漢陰縣。 2月12日,漢陰縣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收到漢陰縣鑫聚蔬菜專業種植合作社聯合社(七葉蓮農業科技公司)剛成熟的2000斤蔬菜捐贈;2月16日,陜煤集團機關包聯貧困村又捐贈3萬斤新鮮有機蔬菜。 這些“扶貧蔬菜”是陜煤集團2019年精準扶貧的重大創新舉措成果,陜煤集團駐漢陰縣幫扶的13個貧困村合作社發起成立漢陰縣鑫聚蔬菜專業種植合作社聯合社。聯合社投資500萬元,在漢陰縣澗池鎮紫云村建立陜煤集團功能蔬菜產業發展示范園。截至目前,已建成蔬菜育苗房、65個設施生產大棚、500噸級冷庫、灌溉和排水工程系統以及生產和管理系統。通過消費扶貧、市場銷售等方式,2019年累計分紅114.39萬元,1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助力漢陰縣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據悉,原計劃所有在植蔬菜過年前后統一采收上市,由于疫情突然,交通管控,給統一采收帶來巨大困難。盡管如此,陜煤集團駐村幫扶干部積極聯系各方,打通蔬菜采收上市的各個環節,各村大棚蔬菜統一采收計劃在一星期內完成,下一茬新菜種植也已安排妥當。 “一手抓脫貧攻堅,一手抓疫情防控,是我們當前的要事。”漢陰縣澗池鎮棟梁村駐村干部梁鋒大年初二返村后,就開始了大喇叭宣傳疫情、村口防疫檢測點、疑似人員勸赴醫院就診、籌劃開年蔬菜采收等工作。 2012年以來,陜煤集團累計投入超1.5億元、選派54名干部,向漢陰縣醫療扶貧項目捐助了1000萬元,通過產業、就業、消費、醫療捐助等多種方式,支持漢陰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 |
陜西美鑫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 陜ICP備12002229號 )
|四博互聯網絡支持 投稿郵箱:394942094@qq.com
地址: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董家河工業園區 郵編:727100
陜公網安備 61020402000127號 建議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