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鋁鎂合金分公司電解二車間,持續高溫、強磁場的環境是長期困擾作業人員的一道難題。在傳統作業模式中,天車工必須站在距離電解槽僅1.5米的狹窄操作平臺上,手持天車遙控器,完成打殼、開口等精細作業。每次作業持續約15分鐘,作業人員不僅要承受高溫的炙烤,還要時刻留意因磁場干擾可能導致的設備誤動作。有著20年從業經驗的天車工鄭亞龍表示,在高強度作業時,汗水流進眼睛都不敢松手擦拭,因為打殼精度只要稍有偏差,就可能引發電解質噴濺。高溫環境下,每班需要補充5升以上飲用水,并且工作效率較常溫環境下下降了30%。 面對這一行業共性難題,電解二車間技術團隊積極探索解決方案,經過2個月的資料查閱、反復實驗以及10余次方案優化,一套融合工業視覺與傳統控制的“天車智眼遠程操作系統”逐漸誕生。目前,該系統已在一臺多功能天車上進行了試裝。 該系統創新性地構建了“天車視覺中樞+移動終端”的作業體系。在電解槽上方安裝4K雙目攝像頭,通過無線傳輸的方式,將實時畫面傳送到出鋁小車的顯示屏上,天車工只需在車間出鋁端路面借助多屏聯動就能完成操作。顯示屏的雙畫面可顯示打殼機頭全景,還能呈現機械臂特寫畫面,另外的畫面則通過安裝在天車上部的多個攝像頭,以俯瞰視角進行實時監控。在抗干擾設計方面,技術團隊采用多層電磁屏蔽材料包裹線纜,有效將磁場干擾降低85%,確保在800高斯的強磁場環境中也能穩定成像。 走進安裝了智眼系統的天車作業區域,曾經需要“全副武裝”在高溫環境中作業的天車工,如今身著整潔工裝、坐在顯示屏旁就能完成操作。初步估算,該項創新改造全面投入使用后,作業效率將提升20%,天車工的勞動強度也會降低60%。 天車智眼系統的成功實驗,為分公司的智能化改造提供了寶貴范例,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條“機器換人+智慧管控”的轉型發展路徑。目前,車間正在持續對這一系統進行優化和完善,后續還將進一步拓展其應用范圍,持續推動整個生產流程的智能化改造,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
陜西美鑫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 陜ICP備12002229號 )
|四博互聯網絡支持 投稿郵箱:394942094@qq.com
地址: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董家河工業園區 郵編:727100
陜公網安備 61020402000127號 建議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瀏覽